一 中国人对数字的使用情况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复杂
我们先说一个结论:中国人对数字的使用情况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复杂的。
为什么呢?一是我们有阿拉伯数字,即12345,我们还有一二三四五,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字,从甲骨文里来的。我们还有壹、贰、叁、肆、伍,这一般是记帐做数时使用,开过票的人都知道,填一张规范完整的票据有多麻烦,这是为了保障帐目的安全性。
这几种数字的使用方式杂合在一起,构成了中国数字的使用场景图。
有人提问说,为什么不简单点,只使用阿拉伯数字呢?那是因为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是在13世纪到或14世纪之间,而在此之前,中国古代从殷商时期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数字系统。虽然后期人们体会到阿拉伯数字的方便之处,但也是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适用使用。在此之前的很多年间,中国一直使用的是自己的数字系统。
现在我们看到,一般在带有科学属性的文档上,人们会使用阿拉伯数字,在一些正式文件和报告中,会使汉字数字,而在涉及到金钱方面,人们会用大写汉字数字。这种数字的使用局面现在有百年左右历史。
二 数字的源头来自于对身体或自然的观察总结
中国的先祖们最开始用刻划来表示数字,一是一横,二是二横,三是三横,四是四横,五是,等等,等等,五不是五横,从五开始,数字就进入了会意或指事阶段。这一点,我们稍后讲。
中国人最初的记数方式和世界文明古国是一样的,我们现在看到的Ⅰ、Ⅱ、Ⅲ、IIII,就是罗马人用来表示一到四的记数方式,古罗马数字的书写方向是竖向,中国数字的书写方向是横向,而在数字排列书写的时候,中国数字又是竖向排列,而古罗马又是横向排列的。这种现象十分有意思。有些研究结果说是因为在金文或篆书时代,书写空间有限,而表达的内容又特别多时,竖向排列是一种省地方的排列方向。对于这一结果,我做过实验来求证,实验并没有证明在同等空间下竖排比横排更省地方。
古罗马人用 “Ⅴ”表示五,那是大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,中国人用下下两横、中间一个Ⅹ来表示五;罗马人用“ⅤⅤ”表示十,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,一只手向下的“Ⅹ”,而中国人用一只手掌的侧面形状来表示十。可见,这些数字的源头是有共通之处的,它们都是来自于先人对自身身体或自然事物的观察总结。用手指表示数目,构造成代表数量的数字,是各文明中数字源头的基本义理。
公开的电视节目记载称,现在还有原始部落对数字的识辩只能到五,对五以上的数量就以多来概括,这一特征与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对数字的认识是一致的。起先人们对数的认识,只用在数一个人、二三个人;一只羊、二三只羊。这是对数字认识的初级阶段,中国云南有少数民族在上世纪50年代仍在用结绳或木刻记数,当然,这一现象随着教育的普及已经大有改观。
小篆“数”
三 数不会是隶首一个人的创造成果
等到人们用一个数字既能指称五个人,又能表示五只羊或别的什么东西时,数的概念的抽象才初步完成。
在这一过程中,史载称对数字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黄帝的臣子隶首,“隶首作数”如“仓颉造字”一样充满神奇色彩。然而在前面我们就讲过,汉字的创造不一个人的作用,而是历代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与应用的结果,同理,数字也绝不会是隶首一个人的创造成果,它一样是一代一代人努力的成果。
甲骨文的“数”字,从攴、娄声,就是结绳记数时的常见场景——敲拨手指计数。这充分说明汉字中的数字是在原始计数活动中产生的,结绳、竹木、贝壳等都是计数的方法和工具。
在同一时期,汉字萌芽发展,记数文字也随之渐渐成型。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卜辞中,就有许多数字。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、百、千、万”等数字,也在同一时期确定成型,初步推广使用。
再往后,汉字数目字不断增加,亿、兆、京、垓、秭、沟、涧、正、载等高位数的数目字也随之出现。不过这些数目字,除了亿还在普遍使用之外,其它的字已基本没见到数字使用场景。